天天观速讯丨【研究报告】股指:正值风格切换,上行趋势未改
来源:徽商期货     时间:2023-02-21 21:51:18

股指:正值风格切换,上行趋势未改

成文日期:2023年2月1日


(资料图片)

证券部

刘娇 证券部分析师

投资咨询资格号:Z0015203

吴飘飘 证券部分析师

从业资格号:F03109406

摘 要

1.国际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,风险资产投资热情修复,国内居民生活消费趋于疫前常态化带来市场情绪提振。1月市场节前缩量效应明显,外资大幅流入,权益市场迎来普涨。

2.不同行业复苏顺序及弹性分化加剧,工业企业投资活跃度增加,供给端采购领先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,内需发力明显,中小企业修复力度弱于大型企业。基建投资有所放缓,房地产仍未现明显拐点。

3.企业现金流压力相对缓解,资金端支撑叠加新订单扩张,投资情绪高涨,受制于春节假期项目放缓,数据或在2月有所体现。2月初逆回购到期与居民资金流动性回收相互对冲,金融市场利率中枢或有上移,资金面或有小幅收敛。

4.行业拥挤度有所改善,消费行业拥挤度较高,成长高景气赛道拥挤度居中,上游周期行业拥挤度较低,消费板块估值整体历史分位高于成长板块。

5.价值板块上升动能减弱弹性有限,呈震荡偏强走势,成长板块已初现带动作用,市场资金拥挤度仍集中在消费行业,下月或有进一步缓解,分市场行业配置呈现由消费向成长转移趋势。

风险提示:经营数据不及预期、海外经济衰退传导、疫情超预期演变。

(一)指数强势上行,月均成交额小幅增加

图1:月均成交额(亿元)

图2:上证50指数(亿元)

图3:沪深300指数(亿元)

图4:中证1000指数(亿元)

1月市场表现偏强上行修复。国际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,海外衰退预期有所下降,风险资产投资热情修复。国内宏观政策及疫情优化下,居民生活消费趋于疫前常态化,消费快速恢复带来市场情绪提振,权益市场迎来普涨。截至1月31日,沪指收涨5.39%、深证成指收涨8.94%、创业板指收涨9.97%。宽基指数上证50收涨6.55%,沪深300收涨7.37%,中证1000收涨8.34%。市场月均成交额环比增加,其中上证50环比增16.14%,沪深300环比增16.78%,中证1000环比降1.49%,创业板指环比增1.18%。

(二)行业分化显著,成长风格引领初显

图5:申万一级行业月成交额及涨跌幅(亿元、%)

1月不同行业复苏顺序及弹性分化加剧,价值板块动能走弱,成长风格引领初显。消费修复顺序居前但弹性有限带来1月上涨乏力,其中家用电器涨幅收涨8.29%,食品饮料收涨5.16%,成交额明显减少;金融板块受房地产拖累表现不温不火,非银金融以8.9%领涨;反观成长赛道虽顺序优势偏弱,但1月在高景气支撑下修复弹性较高,其中计算机收涨12.80%、电力设备收涨11.82%。

二、基本面分析

(一)国内数据表现符合预期,企业投资加速

图6:制造业PMI及信心指数(%)

图7:制造业PMI分项(%、百分点)

1月作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首个常态月,叠加春节假期消费数据出炉,其数据表现对市场信心有较大影响。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、非制造业PMI及综合PMI分别录得50.1%、54.4%及52.9%,环比增加3.1、12.8及10.3个百分点,均回升至扩张区间。从分项来看,需求端在手订单PMI为44.5%,新订单PMI为50.9%,下游签单意愿增加。供给端相应采购量PMI领先原材料库存及产成品库存,2月库存PMI或有所反映。新订单与新出口订单差值扩大,内需发力明显。市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录得55.6%,环比增加3.7个百分点。但是需关注中小企业PMI仍处于萎缩区间,修复力度显著弱于大型企业。

图8:地方债发行(亿元)

图9:房地产开发投资(千亿元、千万㎡)

数据来源:同花顺(300033)iFind、徽商期货研究所

工业企业投资活跃度增加,基建投资有所放缓,房地产仍未现明显拐点。上年12月企业新增贷款环比增43%,同比增90.89%,企业生产经营受疫情边际影响减弱,扩产增量被动补库初现。地方债发行规模大幅下滑,考虑流动性控制下财政政策或将在2023Q1有所发力。房地产量价表现均不及预期,开发投资小幅下降,“保交楼”政策推动下竣工面积数据符合预期,但受居民住房需求乏力影响,房屋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。住房价格中枢整体下移,上年11月以来价格止跌,2月需关注商品房销售面积及价格变化情况。

(二)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,2月初资金面或有收敛

图10:分主体新增贷款(亿元)

图11:货币净投放量及DR007(亿元、%)

数据来源:同花顺iFind、徽商期货研究所

1月企业现金流压力相对缓解,上年12月新增社融规模同比下降0.45%,但企业新增贷款规模达1.26万亿,同比大幅增加近一倍。1月份企业资金端支撑叠加新订单扩张,投资情绪高涨,受制于春节假期项目开工、建设放缓,数据或在2月有所体现。中小企业现金流修复弱于大型企业,资金流动性分化显著,需关注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补贴措施及支持政策。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,考虑1月份春节假期央行大幅释放流动性,2月初逆回购到期与居民资金流动性回收至金融机构相互对冲,金融市场利率中枢上移,资金面或有小幅收敛。

(三)价值行业拥挤度过热,行业分市场配置集中度切换

图12:分主体新增贷款(亿元)

图13:货币净投放量及DR007(亿元、%)

1月行业拥挤度有所改善,2022年10月以来政策利好助推价值板块走强,上证50权重股修复力度显著。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下消费复苏预期充分兑现,食品饮料、医药生物为代表的消费行业拥挤度较高,电力设备、电子、汽车等高景气赛道拥挤度居中,钢铁、石油石化、煤炭等上游周期行业拥挤度较低。金融行业受地产修复弱势影响拥挤度小幅回落。1月行业资金集中度下降,消费板块各市场配置比例显著高于成长行业,但可以看出获利资金或有流向中游通信、计算机、新能源等成长行业趋势。

(四)成长赛道行业估值历史分位较低,凸显配置价值

图14:申万一级行业PE(TTM)历史分位(基准:2018.01.02)

申万一级行业以2018年为基准的PE(TTM)历史分位24个行业低于50%,14个行业低于30%,估值水平位于历史较低水平。从市场风格来看,去除钢铁、公用事业、社会服务及综合等周期行业后,消费板块估值整体历史分位高于成长板块,其中商贸零售为93.25%、农林牧渔72.98%、美容护理47.81%。反观成长板块在2022年调整下,估值历史分位多数低于30%,其中电力设备26.04%、电子24.94%、通信6.54%。成长行业高景气度支撑叠加低估值,配置性价比较高,上行动能或在2月份有所延续。

三、股指后市逻辑

综合来看,美国12月核心PCE同比增4.4%,连续6个月放缓,通胀边际改善下市场对美联储宽松政策预期增加,叠加美国四季度PMI仍处于萎缩区间,经济放缓信号明显,美联储放缓加息预期下交易情绪偏强。国内春节期间消费数据合理兑现,市场由政策支撑转为估值引领,企业投资情绪高涨,市场从需求提振过渡到供给支撑,2月或在被动补库中进入估值分位博弈的第二阶段。

从市场风格来看,国内经济复苏主线下需价值持续发力,但价值板块上升动能有所减弱,估值上修弹性有限,呈震荡偏强走势,需关注获利资金流出意愿及影响。成长板块已初现带动作用,市场资金拥挤度仍集中在消费行业,下月或有进一步缓解;不同行业配置比例有所分散,呈现由消费向成长转移趋势。成长行业估值历史分位整体低于消费行业,突显较高配置性价比。市场或在下月明晰风格切换,上证50指数行业配比集中在消费、金融领域,成长板块比重占比较小;沪深300指数持仓相较上证50指数成长配比稍高,叠加消费、金融等板块的上行惯性,2月表现或震荡偏强。

标签: 新增贷款 电力设备 加息预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