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全球速看料】现场|提前备货备餐!在外卖骑手到店之前……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     时间:2023-01-17 18:10:44

这些天,许多市民响应号召居家办公。待在家的时间多了,通过外卖买东西的频率也变高了。商超和餐饮店作为外卖订单的大户,每天都得上紧发条。店员分工明确,提前备货,保证及时出单,以便后续骑手的配送。

拣货

店员各司其职工作紧张有序


(资料图)

早上7点半,超市发学院路店还没开门营业,店员黄力伟就已经在服务前台忙碌了起来。“嗞啦”“嗞啦”,她从机器上打出一张张小票,随后整齐地码放在台面上。这些都是前一天晚上闭店后,系统收到顾客发来的网购配送订单,总共加起来有90多单。

“单子都得整理出时间顺序,有的顾客要求早一点配送到家,就得先拣,还有的时间会宽松一点。”以往,店里平均每天只会接到300单左右的网购订单,但因为近期的疫情,市民居家的情况比较多,网购订单的数量翻了一番,多的时候每天能达到700多单。因为工作量太大,服务台旁边负责烟酒售卖的师傅冯晓波也得帮忙一起打印订单小票。

看到小票几乎摆满了台面,店里的客服主管赵岩拿起麦克风开始呼叫:“食品组、家居组、副食组外卖拣货,请到前台来拿单子……”前台员工打出一张小票后,会先简单扫一眼订单的内容,哪类商品要得多,就在单子上写下这类商品的简称,方便后续呼叫员工拣货。

赵岩介绍,店里总共分为7个拣货组,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负责蔬菜、水果类的果菜组,负责肉类、鱼类的生鲜组以及负责牛奶、熟食、鸡蛋类的日配组。其中,日配组因为商品种类太多,前台打单时还会特意标注好商品的品牌,甚至连牛奶是常温还是低温都要特意写明,方便拣货员辨认。

“副食的单给我!”副食组主任王云拿到订单小票,推上购物车开始拣起了货。除了酱油、醋、小米这些副食,订单上属于其他组的牛奶、熟食等商品她也得一并拣完。“每一单就一个人拣,要不拣串了。”正因如此,每一名拣货员都得非常熟悉超市的商品布局,这样才能更快完成拣货。

五分钟时间,王云就拣完了一单,把车推到了二号收银台。在这里,负责打包的员工要先把订单和商品进行二次核对,确认无误之后再打包、装袋。商品里如果有怕压的鸡蛋,水果,打包员还会在袋子上用笔标注出来,提醒配送小哥注意。

打单、拣货、打包装袋,店员们各司其职,工作紧张而有序。8点钟,超市正式开门。拣货员一面拣着货,另一面还要招呼顾客,一个人得拆成好几个人用。前台的黄力伟也是分身乏术,经常有上了年纪的顾客来咨询问题,她一边耐心回答,另一边手里打单的工作也不能停。

对接

突发情况不少必须尽力克服

“我们这里每天上岗的员工有40多人,果菜组的早上6点就得到岗,往货架上装货。”赵岩介绍,超市闭店是晚上在9点半,因为一天的工作量很大,很多员工都是采用上一休一的工作模式。因为有些员工所住的小区近期出现封控,只能由其他班次的员工顶上。“像前台的两位师傅,跟他们轮班的另外两人都在居家,他们俩已经连续工作好几天了。”

“37号,在哪取啊?”随着超市开门,外卖骑手也陆续到了店。顾客网购的订单来自京东到家、美团、饿了么三家平台,为了方便骑手取货,每单打包完后,都会放在不同的取货区域。哪家平台的单放在什么位置,超市和骑手早已约定俗成。但难免还有一些新来的小哥不知道情况,店员只好帮忙指路。

“我这41号在哪呢!找半天了!”取货区里,一个小哥正焦急地左顾右盼。听到情况,有店员赶忙过来帮助找单,但也没找到。“41号,请拿着41号单的员工到二号收银台。”即使赵岩在前台用麦克风播报,但还是没有人响应。一旁的黄力伟回想着说,41号应该挺早就已经拣完了。

“41号在这呢!”不一会儿,一个小哥风风火火地提着一个包装袋跑到了取货区。原来,他之前看错了号码,都已经骑到小区了,才发现拿的单不对,又赶忙骑了回来。看到单没丢,那个找了半天单的小哥才稍微放松些。

这样的突发情况并不少见。“10号不用拣了,顾客取消订单了。”听到广播,一名拣货员来到前台告诉黄力伟,10号是她拣的,已经被骑手拿走了。没办法,黄力伟只能给骑手打电话,打了半天才联系上,让骑手把单再送回来。“我们拣货、配送的流程都是挺快的,如果顾客下错了单,最好尽快取消,不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。”

除了打单和接待顾客,有些打到前台的咨询电话,黄力伟也得接听。“您的单是什么时候下的?当时鸡蛋没有了是吧……”一位之前下过单的老阿姨不会用手机操作退款,黄力伟了解情况后,在电脑上帮阿姨完成了操作。打着电话实在没法兼顾打单,旁边的冯晓波师傅赶忙把活接了过来。

10点钟,订单的数量比起早上更多了。“生鲜组外卖拣货”“果菜组外卖拣货”的声音此起彼伏。到晚上7点左右,顾客下单的频率才会降低一些,店里紧张的节奏才能有所缓解。

备餐

提前沟通骑手保证菜品热乎

市民居家期间,除了商超的订单,餐饮店铺的网络订餐也是外卖配送的一大来源。

“您好,大概什么时间到?好的,那我让厨房制作了。”嘉和一品丰台嘉诚店内,服务员在接到订单后,先得和接单的骑手确认到店时间,之后才把订单转到厨房,“骑手说20分钟到,准备制作吧,肉夹馍,冒菜。”

疫情之下,很多餐饮门店都暂停了堂食,但是依然在提供外卖。“暂时居家的市民,不是每一个都会做饭。参与防疫的人员,路上奔波的骑手。他们都需要我们提供餐食。”嘉和一品外卖总监马有良告诉记者,尽管原料配送的物流受了点影响,各个门店依然在努力保持供应,“有货的时候,门店会多备点货,如果临时缺货,就会安排员工到附近商超采买。”

嘉和一品的行政人员目前响应倡议,在居家办公。门店员工都在附近宿舍居住,在配合防疫工作的前提下,保证店内正常运行。有些门店的运营经理,还会补充到附近其他的门店帮忙。

记者并未能进入门店的后厨采访,因为厨房只有持有健康证的人员才能进入。马有良说:“一定要保证防疫安全和食品安全,所以厨房,绝对是管理最严格的地方,其他人员禁止入内。”

从厨房新鲜制作的冒菜和肉夹馍,十几分钟便做好拿到打包台。在打包台,服务员将其妥善包装完毕,正好骑手也到店了,拿到餐开始配送。

“疫情居家,我们发现市民们喜欢点一些居家不方便制作的,重口味的餐品,比如冒菜。还有馅饼,肉夹馍等现烙制的餐品。”尽管中央厨房配送已经在餐饮业占据重要地位,但像炒菜、馅饼等,还是会现场制作。“和骑手沟通好时间,也能最大限度保证市民收到外卖时的口感。”

马有良说,市民平常对送餐时间要求很高,尤其午餐遇到延迟,多数消费者都会催单。但疫情之下,大家都宽容了很多,“很少有催单的,知道目前运力下保障供应也不容易。”

除了给居家市民供应外卖,嘉和一品门店还为防疫人员和骑手专门准备了相应的套餐。“他们平时非常辛苦,要求餐品比较简单,快餐类居多。肥牛饭、卤肉饭、包子、馅饼。方便、高热量、尽量荤素搭配。”

疫情当前,餐饮企业的生存也需要克服困难。但马有良说,该有的优惠还是会坚持:“我们会根据门店所在商圈和周边运力的情况,随时调整优惠活动的组合,保证我们的消费者,在居家期间点外卖,也能享受优惠活动。”

标签: 嘉和一品 各司其职 工作紧张